关于推进我市产业转型的思考
吴兴龙
黄石被国家列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这是我市实施“三大战略”,推进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为了进一步理清思路,树立信心,因势利导,积极寻求助推之策,近期,我们前往相关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进行调查研究。在对市情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深深感到,产业振兴是城市发展的根本,推进黄石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首先必须把产业转型作为重中之重,并以此带动体制机制、城市功能等各方个面的整体转型和创新。
一、正视现实,迎接挑战,解决黄石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的矛盾刻不容缓
黄石因矿建厂,因厂设市,是最具代表性的资源型城市。矿产资源开发最早可以上溯到3000多年前的西周时期,矿冶文明源远流长,千年炉火生生不息。建国以后,由于矿产资源丰富,黄石被国家列为第一批重点投资建设地区,成为新中国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之一。到目前为止,资源型产业在全市工业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仍达 %。可以说,黄石城市经济发展史实质上是一部资源开发史,资源的开发利用奠定了黄石的产业基础,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但长期大规模、高强度的开采不仅使资源日益衰减、甚至枯竭,而且与之伴生的产业模式在畸形发展的轨道上愈显窘迫。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黄石未来的发展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一)矿产资源优势弱化,加快发展后劲乏力。上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开采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市矿产资源保有量大幅下降。目前,煤、铁、铜、铝和金的储量分别只占原有探明储量的24.3%、23%、39.7%、26.9%和39.5%。铁矿石开采量由最高年份的620万吨减少到目前的285万吨,原煤开采量由264万吨减少到140万吨。相当一部分矿山甚至陷入无矿可采、封井倒闭的境地。近年来,大冶有色新冶铜矿等22座矿山相继闭坑,另有14座矿山可供开采量低于原有储量的30%。如袁仓、胡家湾、秀山、东井煤炭矿井服务年限分别只剩下6年、4年、3年、2年;有色公司丰山、赤马山、铜绿山铜矿服务年限分别仅有8年、3年、10年。由此导致一批依托本地矿产资源生产加工的企业出现原材料严重供应不足,如有色目前自产铜矿只占需求总量的15%,最终不得不大量依赖进口。由于价格行情、供货时效的不确定性,影响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
(二)产业结构矛盾突出,率先发展举步维艰。长期以来,我市经济支撑主要依靠钢铁、铜材、水泥等传统产业,资源型、粗放型产业多,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少;初级产品多,终端产品少;关联度低的单体企业多,产业集群配套企业少。在规模以上企业中,铜铁开采和冶炼、非金属矿开采、水泥制品、建材制品行业产值占比高达59%,而新兴产业占比仅有15%。偏重的产业结构使全市经济风险度不断加剧,每当宏观经济转冷,地方经济发展随之陷入“低谷”,企业生产经营难以维继。这一点,在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同时,我市特殊的产业结构也增加了节能减排的压力,2008年,全市万元GDP综合能耗为2.31吨标准煤,居全省第一位;二氧化硫排放量为6.74万吨,化学需氧量排放为1.65万吨,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在产业竞争日趋激烈和减排要求日益严格的背景下,黄石要在全省率先发展,不下大力促进产业转型,不提高产业综合竞争力,就难以转变发展方式,难以适应节能减排的硬约束。
(三)社会保障欠帐较多,和谐发展包袱沉重。就业是民生之本、和谐之基。过去我市资源采掘加工业一直是吸纳安置就业的主渠道。随着资源枯竭,采掘业从业人员持续减少。2008年,市区采掘业从业人员占全市工业从业人员的31.71%,与鼎盛时期相比,下降了8.18个百分点;全市10万下岗职工中,采掘业及初级产品加工业下岗职工人数占80%左右。加之我市老矿山、老矿工较为集中,地方财政无力承担因资源枯竭带来的职工安置、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巨大资金需求,社会保障方面欠帐较多。截止2008年底,全市离退休人员达到13.4万人。参保缴费人数与离退休人数比例严重失衡,负担比为2.1:1,负担系数达47.17%,远远高于国际公认的20%至25%的警戒线标准。预计到2009年底,我市养老保险基金累计收支缺口将高达6亿元。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也一直处于空账运转状态,从 1996年开始建立个人账户至2008年末,已累计空账21亿元。此外,医疗保险的负担也相当沉重,由于老工伤人员和困难企业多,每年3万多老工伤人员治疗费用需要6040万元;5.5万名破产企业、改制企业退休人员一次性缴费参保需医疗保险统筹基金7.26亿元。较大资金缺口给企业医疗保险平稳运行带来巨大压力。
(四)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持续发展压力增大。多年持续开采导致我市矿山地质和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目前,黄石市区有各类开山塘口140多处,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率仅有15%,需要恢复治理的矿山植被破坏面积约7平方公里。因历史开矿形成的地面塌陷及影响面积8.4平方公里,其中,塌陷面积59.1万平方米、地面沉降面积1.4万平方米,滑坡面积335.7万平方米,出现采空区塌陷的矿井34处。矿山开采造成大量的尾砂堆积,形成严重的安全隐患。同时,选矿、洗矿给市域湖泊水系(地下水)造成一定程度污染,局部地区甚至因此影响到社会稳定。
二、坚定信心,发挥优势,奋力抢抓推进城市转型的战略机遇
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决定了资源枯竭型城市无法回避转型的问题。德国的鲁尔、法国的洛林等资源型城市转型尽管有巨大的财力支持,但转型仍进行了数十年。而国内100多座资源型城市也在进行艰苦的转型探索。从黄石的实际情况看,要想如期完成城市转型的艰巨任务,关键是要把握有利条件,发挥比较优势,重塑发展信心。
第一,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确立----推进转型有政策支撑。今年3月,国家正式将黄石市列入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国务院和省政府将给予黄石一系列扶持政策,以解决历史包袱,推进产业升级。一是给资金。中央和省级财政将加大对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力度,重点用于完善社会保障、教育卫生、环境保护、公共基础设施、专项贷款贴息等,帮助资源枯竭城市休养生息,轻装上阵。二是调税负。改革资源税制度,完善资源税计税依据,调整资源税负水平,增加资源开采地的财政收入。同时,国家将在资源枯竭城市建立可持续发展准备金制度,健全资源开发补偿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促进环境恢复与生态补偿,发展接续替代产业、解决企业历史遗留问题。三是拨专项。专门安排国债资金和中央预算内基建资金,集中在资源枯竭型城市建设一批能够充分吸纳就业,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接续替代产业的项目。同时,还将设立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专项贷款,加大对资源型城市和资源型企业的支持力度。四是布项目。国家在重大建设项目布局时,将向资源枯竭型城市倾斜,帮助加快培育新产业。此外,中央为应对金融危机,实现“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目标,在财政、金融、产业发展等方面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刺激经济的政策,还有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政策等等。对黄石来说,多重政策利好汇于一时、集于一身,为历史少有,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转型契机。
第二,产业梯度转移加快----推进转型有项目来源。当前,金融危机虽然给全球经济带来诸多困难,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总体趋势并未逆转,世界范围内的产业格局面临着新一轮的洗牌。由于中国经济形势相对较好,且国内市场需求巨大,是国际产业转移重要区域。据商务部统计,2008年全国新批外商投资项目27514个,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952.5亿美元,同比增长21.6%。其中制造业项目11568个,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498.9亿美元,分别占全国总量的42%和52.4%,中国日益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同时,东部沿海地区随着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的不断上涨,以及能源、原材料供应趋紧,资源、人口、环境压力日趋加大,一些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正在向周边地区转移,“腾笼换鸟”已是必然趋势。据有关资料显示,2008年我国沿海10个省市集中了全国加工贸易的97.4%,到2010年,仅广东、上海、浙江、福建四省市需要转出产业的总产值将达到14000亿元左右。沿海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的趋势日益明显,这为我们承接产业转移,推进产业转型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第三,城市基础设施逐步配套----推进转型有硬件载体。黄石区位优势独特,自然禀赋得天独厚。经过多年建设,城市骨架基本拉开,对外交通和城市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下一步将围绕建设区域性大城市,着眼于构筑大交通网络,在完善长江航道、武九铁路、沪蓉高速为主体交通体系的基础上,加快大广高速、杭瑞高速黄石段建设,实施武汉至黄石城际轨道交通,兴建棋盘洲港区1、2号码头,启动棋盘洲长江公路大桥、咸宁至黄石高速公路等一批储备项目的前期工作。众多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完善我市公、铁、水路相互配套、四通八达的综合交通体系,增强我市广泛利用各方要素,促进产业转型,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同时,围绕推进“四城同创”,我市正在大力实施“黑化、绿化、亮化、美化”工程,配套建设城市污水垃圾处理、景观绿化等项目。可以预料,经过三、五年的努力,黄石承东启西、贯南通北的枢纽作用和集聚辐射功能将更为突出,投资创业和生活安居环境必将得到极大改善。
第四,园区建设进展顺利----推进转型有承接平台。围绕打造产业发展平台,市委、市政府正在大力推进黄金山工业园区、大冶城西北工业园、阳新城北工业园、沿江经济带等“三园一带”建设。目前,黄金山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10多亿元,20平方公里起步区12条主次正陆续建成,各项配套设施同步推进;机械工业园、劲牌工业园、4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等26个总投资60亿元的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大冶城西北工业园、阳新城北工业园和以黄石港工业园、西塞山工业园、棋盘洲物流园等为重点的沿江经济带开发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三园一带”建设不仅为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了条件,也为传统资源型产业“出城进园”、升级改造开辟了新的空间。
第五,多年来的积极探索----推进转型有内生动力。这些年来,面对资源日趋枯竭的严峻形势,全市上下齐心协力,积极开展城市转型探索。在产业转型方向上,先后出台了老工业基地调整和改造规划、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六大主导产业延伸规划、八大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施方案等一系列举措,加强了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规划指导。在产业转型实践上,按照“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培植接续替代产业、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跨越式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思路,先后实施了1000多个技术改造和产业链延伸项目,有效降低主导产业的资源依赖程度,培植了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在生态环境治理上,大力实施重点水域、山体、矿区生态建设工程,关闭开山塘口近百处,实施生态环境恢复治理项目16个,完成20多处地质灾害的治理。大力开展“五小”专项治理,关停取缔“五小”矿山670个、非煤小矿山75个,淘汰落后发电能力25.6万千瓦、水泥产能400万吨。尤其是着眼于资源枯竭型城市持续快速发展,市委、市政府提出实施“大产业、大园区、大城市”的重大发展战略,为城市进一步转型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机遇千载难逢,时机稍纵即逝,在历史性的重大转折面前,我们惟有背水一战,以非凡的胆略、宏大的气魄、务实的精神,勇敢迎接挑战,积极拼搏进取,才能把机遇转化成前进的动力和持续发展的巨大潜能。
三、突出重点,调整结构,全面推进资源型产业优化升级
推动黄石的城市转型,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黄石人的光荣使命。我们一定要从黄石的实际出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三大战略”统揽资源型城市转型工作全局,紧紧抓住产业转型这个根本,以产业率先转型带动城市整体转型,实现全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力争把黄石建设成为全国资源型经济转型的示范区。
(一)更新产业理念,坚持“弃旧图新”。产业理念是产业发展的先导,实现资源型产业转型,首先必须摈弃传统的思维模式,确立全新的产业发展理念。一是在产业发展导向上,要突破旧思维,明确新思路。彻底改变过去重经济效益轻生态效益、重短期利益轻长远利益的发展取向,确立集约发展、节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导向。加大政府调控和行政执法力度,正确引导全社会投资方向, 指导各类产业按照“两型”社会的要求,更加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不能以眼前发展损害长远利益,不能用局部发展损害全局利益。二是在产业发展方式上,要突破旧模式,开辟新路径。围绕促进产业多元化、集约化和高新化,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靠矿吃矿”的“恋矿情结”,积极借鉴东部发达地区“零资源”发展经验,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减轻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程度,促进产业发展由单一开发资源向资源开发与加工业、制造业相结合转变,努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发展新路。三是在资源的理解上,要突破旧观念,确立新认识。要扭转“只有原生矿产资源才是资源”的思维惯性,从发展循环经济的角度,推进工业废弃物再生资源的综合利用。目前,我市工业废弃物总体利用水平较低,固体废物每年贮存量近百万吨,资源循环利用空间巨大。因此,必须最大限度地对工业生产排放的“渣、灰、气、液”进行综合利用,进一步延长资源的服务周期,努力实现矿产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同时,抓紧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严格管理”的矿产资源勘查新机制,鼓励矿山企业进行深部勘探和边缘勘探;引导采掘企业利用新技术提高采收率,努力稳定原矿生产;鼓励我市资源加工企业开发利用市外、境外资源,千方百计拓宽资源开发领域。
(二)扩大产业规模,发挥“支柱优势”。产业转型的目的是提高产业竞争力,根本途径是依托自身优势推动产业升级。如果抛弃原有产业基础另起炉灶,必然是邯郸学步,适得其反。如日本夕张市曾被称为“煤炭之都”,是一座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在资源枯竭后,曾一度脱离原有产业基础转向发展旅游业,大量举债兴建旅游设施,最终事与愿违,导致财政破产。这就提醒我们要顺从经济规律,产业发展既不应过度依赖资源,长期发展能耗高的产业,也决不能脱离现有产业,一步到位发展非资源型产业。要充分考虑市情,坚持工业主体地位不动摇,坚持做强做大优势产业不动摇,努力使我市的产业特色通过转型体现得更加鲜明,产业优势通过转型得到进一步扩大。一是壮大产业龙头,强化特色优势。发展支柱产业是“三大战略”的应有之义,也是地方财政稳定增收的基础,必须始终如一,牢牢抓住不放。要继续发挥传统骨干企业的支撑作用,紧紧抓住国家推进产业振兴规划和省里实施“千亿元产业计划”的机遇,大力促进新冶钢、有色、华新、劲酒、电厂、东贝、美尔雅等优势企业加快发展、做大做强,并带动行业内相关企业增能力、上水平、扩规模,努力打造千亿元产业、培育百亿元企业、发展千家规模以上企业。二是拉长产业链条,延伸特色优势。原材料工业产品单一、附加值低一直是我市经济发展的“短腿”,也是实现产业转型最大的潜力所在。要切实遵循城市经济发展规划确定的指向,以特钢延伸加工、铜产品延伸加工、新型建材、新能源等产品板块为重点,大力发展下游产业,开发中间、终端产品,推进传统产品和初级产品向原材料精加工产品转变,实现资源型产品就近的加工和转化增值。最终使原材料工业的优势发挥到淋漓尽致,把资源型产品的“油水”吸干榨尽。三是发展产业集群,扩大特色优势。依托现有产业基础,以构建“八大产业集群”为突破口,细化专业分工,加速要素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产业配套能力和企业关联度,进一步扩大产业集聚和辐射效应。通过几年的努力,形成一批产值过千亿、过五百亿、过百亿的大型产业集群。
(三)完善产业布局,促进“系统优化”。在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新的历史条件下,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这是优化经济结构、完善产业布局必须坚持的基本方针,也是加速产业转型的必由之路。从我市的实际情况看,2008年全市三次产业的比例为7.45:53.45:39.1,显示出农业基础薄弱,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明显滞后的不合理状况。在产业转型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开拓视野,把握主攻方向,善于从弱势中挖掘潜力,从困境中寻找出路,围绕促进经济结构的系统优化,大力推进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一是加快发展三产经济。这既是建设大城市的需要,也是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渠道。要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的方向,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努力适应新型工业化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新趋势,积极发展面向生产、面向民生的现代服务业,规范化和提升传统服务业,不断提高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当务之急是要充分发挥黄石作为鄂东南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独特优势,加快中心商务区的规划建设,着力打造具有较强辐射能力、集聚现代商贸、金融、信息、中介、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区域服务中心;加快发展以现代物流为标志的交通运输业,抓好一批物流园区建设,进一步扩大集聚效应;加快旅游景点和相关配套设施建设,举全市之力,精心大造“4A”乃至“5A”景区和五星级酒店,为创建国家级优秀旅游城市打下良好的基础;加快房地产市场的开发进程,提高住宅小区的品质和档次,增强黄石房地产市场的外部吸引力和购买力。二是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围绕提高农业产业化和集约化水平,加快优质农产品产业带和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扩大优质特色产品生产规模,培植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进农业品牌创建,提高农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积极引导农村私营矿主、业主发挥资金优势,支持新农村建设,参与农业开发和农产品经营,走共同富裕之路。三是进一步优化工业布局。以产业规划为龙头,以“三园一带”为主要载体,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整合资源,明确定位,力促老城区工业企业向新区搬迁,所有新办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逐步形成中心城区以服务业为主、团城山以金融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工业项目集中进园的产业布局。
(四)提高产业层次,着力“晋档升级”。要突出解决产业低端、低效的问题,积极引进技术,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一是以培育现代产业体系为重点,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要把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推进产业转型的中心环节来抓。以重点项目开发和新产品研发为着力点,健全企业技术创新体制,增强企业新技术吸收转化能力和新产品开发能力。依托武汉城市圈科教优势,重点围绕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型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二是以提高装备技术水平为重点,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推进传统资源型企业技术改造和内涵扩张,提高企业资源利用效率和产出效益,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传统主导产业在更高层次的技术水平上获得新的发展。三是以振兴制造业为重点,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抢抓国家发展装备制造业的机遇,以数控锻压机床、水泥机械、汽车零部件、制冷压缩机等为重点,大力开发数控锻压机床、智能物流设备、自控性制冷设备、计算机信息安全设备等新产品。进一步扩大服装优势,增强纺织面料与服装的配套能力,发展壮大纺织服装业。
四、抢占先机,乘势而上,确保各项经济转型措施落到实处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是一项系统工程,既包括经济转型和社会转型,也包括城市功能转型和政府职能转型等,涵盖范围广,涉及因素多,工作任务重。要确保实现预期目标,必须坚持全民参与,上下一心,群策群力,在抢抓机遇、落实措施、真抓实干上狠下功夫,共同开创资源型城市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
----实行全民动员,形成转型共识。推动黄石城市转型是全市人民的共同事业,共同事业需要共同的力量和智慧。各级党委政府在加强组织领导的同时,要善于引导和激发广大市民、企业参与转型的积极性。通过多种形式的动员会、新闻发布会、专题讲座和集中研讨,大力宣传城市转型的紧迫性、必要性和艰巨性,宣传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宣传我市的转型规划、目标任务、工作措施,进一步统一思想,鼓舞士气,坚定信心,真正形成全民关心、支持和参与转型的浓厚氛围。
----激励全民创业,优化发展环境。全民创业既是加快转型、促进发展的现实选择,也是富民兴市、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要从践行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黄石的高度,进一步动员社会各界和城乡居民增强自主创业意识,倡导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进取精神,营造鼓励创业、支持创业的社会氛围,树立创业有功、致富光荣的价值观念,积极扶持有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的劳动者参与市场竞争。要进一步完善创业政策,鼓励兴办各种类型的服务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培植家庭工厂和民营经济实体,引导和帮助创业者在农业产业化、循环经济、节能环保、信息、旅游、服务等领域开辟新的创业门路。要切实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落实扶持政策,拓宽融资渠道,为创业者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
----推动全民招商,抓好项目建设。项目是发展的载体,是城市转型的巨大支撑。要以黄石被国家列为资源枯竭型城市为契机,在积极向上争取一批重大项目布局倾斜的同时,再掀“全民大招商、引资促转型”的新热潮。抓紧策划一批延伸产业链、传统产业改造、高新技术、农业产业化等方面的大项目、好项目,公开奖励政策,鼓励全民对外招商。进一步健全项目责任制,强化跟踪督办服务机制,确保项目顺利落地、如期投产、尽快见效。
----依靠全民监督,加强生态保护。要按照“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建立健全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真正做到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修复。要重新确立 “有进有退、有上有下、有增有减”的辩证的产业发展观,宁可增幅低一点,速度慢一点,也要痛下决心,排除干扰,坚决取缔“五小”企业和污染企业,限期淘汰落后产能,排出关闭时间表,并向社会公布,接受广大市民监督。通过扶优限劣,为推进产业转型置换出发展空间。
关于推进我市产业转型的思考
吴兴龙
黄石被国家列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这是我市实施“三大战略”,推进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为了进一步理清思路,树立信心,因势利导,积极寻求助推之策,近期,我们前往相关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进行调查研究。在对市情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深深感到,产业振兴是城市发展的根本,推进黄石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首先必须把产业转型作为重中之重,并以此带动体制机制、城市功能等各方个面的整体转型和创新。
一、正视现实,迎接挑战,解决黄石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的矛盾刻不容缓
黄石因矿建厂,因厂设市,是最具代表性的资源型城市。矿产资源开发最早可以上溯到3000多年前的西周时期,矿冶文明源远流长,千年炉火生生不息。建国以后,由于矿产资源丰富,黄石被国家列为第一批重点投资建设地区,成为新中国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之一。到目前为止,资源型产业在全市工业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仍达 %。可以说,黄石城市经济发展史实质上是一部资源开发史,资源的开发利用奠定了黄石的产业基础,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但长期大规模、高强度的开采不仅使资源日益衰减、甚至枯竭,而且与之伴生的产业模式在畸形发展的轨道上愈显窘迫。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黄石未来的发展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一)矿产资源优势弱化,加快发展后劲乏力。上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开采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市矿产资源保有量大幅下降。目前,煤、铁、铜、铝和金的储量分别只占原有探明储量的24.3%、23%、39.7%、26.9%和39.5%。铁矿石开采量由最高年份的620万吨减少到目前的285万吨,原煤开采量由264万吨减少到140万吨。相当一部分矿山甚至陷入无矿可采、封井倒闭的境地。近年来,大冶有色新冶铜矿等22座矿山相继闭坑,另有14座矿山可供开采量低于原有储量的30%。如袁仓、胡家湾、秀山、东井煤炭矿井服务年限分别只剩下6年、4年、3年、2年;有色公司丰山、赤马山、铜绿山铜矿服务年限分别仅有8年、3年、10年。由此导致一批依托本地矿产资源生产加工的企业出现原材料严重供应不足,如有色目前自产铜矿只占需求总量的15%,最终不得不大量依赖进口。由于价格行情、供货时效的不确定性,影响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
(二)产业结构矛盾突出,率先发展举步维艰。长期以来,我市经济支撑主要依靠钢铁、铜材、水泥等传统产业,资源型、粗放型产业多,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少;初级产品多,终端产品少;关联度低的单体企业多,产业集群配套企业少。在规模以上企业中,铜铁开采和冶炼、非金属矿开采、水泥制品、建材制品行业产值占比高达59%,而新兴产业占比仅有15%。偏重的产业结构使全市经济风险度不断加剧,每当宏观经济转冷,地方经济发展随之陷入“低谷”,企业生产经营难以维继。这一点,在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同时,我市特殊的产业结构也增加了节能减排的压力,2008年,全市万元GDP综合能耗为2.31吨标准煤,居全省第一位;二氧化硫排放量为6.74万吨,化学需氧量排放为1.65万吨,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在产业竞争日趋激烈和减排要求日益严格的背景下,黄石要在全省率先发展,不下大力促进产业转型,不提高产业综合竞争力,就难以转变发展方式,难以适应节能减排的硬约束。
(三)社会保障欠帐较多,和谐发展包袱沉重。就业是民生之本、和谐之基。过去我市资源采掘加工业一直是吸纳安置就业的主渠道。随着资源枯竭,采掘业从业人员持续减少。2008年,市区采掘业从业人员占全市工业从业人员的31.71%,与鼎盛时期相比,下降了8.18个百分点;全市10万下岗职工中,采掘业及初级产品加工业下岗职工人数占80%左右。加之我市老矿山、老矿工较为集中,地方财政无力承担因资源枯竭带来的职工安置、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巨大资金需求,社会保障方面欠帐较多。截止2008年底,全市离退休人员达到13.4万人。参保缴费人数与离退休人数比例严重失衡,负担比为2.1:1,负担系数达47.17%,远远高于国际公认的20%至25%的警戒线标准。预计到2009年底,我市养老保险基金累计收支缺口将高达6亿元。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也一直处于空账运转状态,从 1996年开始建立个人账户至2008年末,已累计空账21亿元。此外,医疗保险的负担也相当沉重,由于老工伤人员和困难企业多,每年3万多老工伤人员治疗费用需要6040万元;5.5万名破产企业、改制企业退休人员一次性缴费参保需医疗保险统筹基金7.26亿元。较大资金缺口给企业医疗保险平稳运行带来巨大压力。
(四)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持续发展压力增大。多年持续开采导致我市矿山地质和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目前,黄石市区有各类开山塘口140多处,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率仅有15%,需要恢复治理的矿山植被破坏面积约7平方公里。因历史开矿形成的地面塌陷及影响面积8.4平方公里,其中,塌陷面积59.1万平方米、地面沉降面积1.4万平方米,滑坡面积335.7万平方米,出现采空区塌陷的矿井34处。矿山开采造成大量的尾砂堆积,形成严重的安全隐患。同时,选矿、洗矿给市域湖泊水系(地下水)造成一定程度污染,局部地区甚至因此影响到社会稳定。
二、坚定信心,发挥优势,奋力抢抓推进城市转型的战略机遇
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决定了资源枯竭型城市无法回避转型的问题。德国的鲁尔、法国的洛林等资源型城市转型尽管有巨大的财力支持,但转型仍进行了数十年。而国内100多座资源型城市也在进行艰苦的转型探索。从黄石的实际情况看,要想如期完成城市转型的艰巨任务,关键是要把握有利条件,发挥比较优势,重塑发展信心。
第一,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确立----推进转型有政策支撑。今年3月,国家正式将黄石市列入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国务院和省政府将给予黄石一系列扶持政策,以解决历史包袱,推进产业升级。一是给资金。中央和省级财政将加大对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力度,重点用于完善社会保障、教育卫生、环境保护、公共基础设施、专项贷款贴息等,帮助资源枯竭城市休养生息,轻装上阵。二是调税负。改革资源税制度,完善资源税计税依据,调整资源税负水平,增加资源开采地的财政收入。同时,国家将在资源枯竭城市建立可持续发展准备金制度,健全资源开发补偿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促进环境恢复与生态补偿,发展接续替代产业、解决企业历史遗留问题。三是拨专项。专门安排国债资金和中央预算内基建资金,集中在资源枯竭型城市建设一批能够充分吸纳就业,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接续替代产业的项目。同时,还将设立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专项贷款,加大对资源型城市和资源型企业的支持力度。四是布项目。国家在重大建设项目布局时,将向资源枯竭型城市倾斜,帮助加快培育新产业。此外,中央为应对金融危机,实现“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目标,在财政、金融、产业发展等方面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刺激经济的政策,还有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政策等等。对黄石来说,多重政策利好汇于一时、集于一身,为历史少有,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转型契机。
第二,产业梯度转移加快----推进转型有项目来源。当前,金融危机虽然给全球经济带来诸多困难,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总体趋势并未逆转,世界范围内的产业格局面临着新一轮的洗牌。由于中国经济形势相对较好,且国内市场需求巨大,是国际产业转移重要区域。据商务部统计,2008年全国新批外商投资项目27514个,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952.5亿美元,同比增长21.6%。其中制造业项目11568个,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498.9亿美元,分别占全国总量的42%和52.4%,中国日益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同时,东部沿海地区随着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的不断上涨,以及能源、原材料供应趋紧,资源、人口、环境压力日趋加大,一些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正在向周边地区转移,“腾笼换鸟”已是必然趋势。据有关资料显示,2008年我国沿海10个省市集中了全国加工贸易的97.4%,到2010年,仅广东、上海、浙江、福建四省市需要转出产业的总产值将达到14000亿元左右。沿海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的趋势日益明显,这为我们承接产业转移,推进产业转型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第三,城市基础设施逐步配套----推进转型有硬件载体。黄石区位优势独特,自然禀赋得天独厚。经过多年建设,城市骨架基本拉开,对外交通和城市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下一步将围绕建设区域性大城市,着眼于构筑大交通网络,在完善长江航道、武九铁路、沪蓉高速为主体交通体系的基础上,加快大广高速、杭瑞高速黄石段建设,实施武汉至黄石城际轨道交通,兴建棋盘洲港区1、2号码头,启动棋盘洲长江公路大桥、咸宁至黄石高速公路等一批储备项目的前期工作。众多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完善我市公、铁、水路相互配套、四通八达的综合交通体系,增强我市广泛利用各方要素,促进产业转型,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同时,围绕推进“四城同创”,我市正在大力实施“黑化、绿化、亮化、美化”工程,配套建设城市污水垃圾处理、景观绿化等项目。可以预料,经过三、五年的努力,黄石承东启西、贯南通北的枢纽作用和集聚辐射功能将更为突出,投资创业和生活安居环境必将得到极大改善。
第四,园区建设进展顺利----推进转型有承接平台。围绕打造产业发展平台,市委、市政府正在大力推进黄金山工业园区、大冶城西北工业园、阳新城北工业园、沿江经济带等“三园一带”建设。目前,黄金山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10多亿元,20平方公里起步区12条主次正陆续建成,各项配套设施同步推进;机械工业园、劲牌工业园、4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等26个总投资60亿元的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大冶城西北工业园、阳新城北工业园和以黄石港工业园、西塞山工业园、棋盘洲物流园等为重点的沿江经济带开发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三园一带”建设不仅为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了条件,也为传统资源型产业“出城进园”、升级改造开辟了新的空间。
第五,多年来的积极探索----推进转型有内生动力。这些年来,面对资源日趋枯竭的严峻形势,全市上下齐心协力,积极开展城市转型探索。在产业转型方向上,先后出台了老工业基地调整和改造规划、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六大主导产业延伸规划、八大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施方案等一系列举措,加强了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规划指导。在产业转型实践上,按照“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培植接续替代产业、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跨越式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思路,先后实施了1000多个技术改造和产业链延伸项目,有效降低主导产业的资源依赖程度,培植了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在生态环境治理上,大力实施重点水域、山体、矿区生态建设工程,关闭开山塘口近百处,实施生态环境恢复治理项目16个,完成20多处地质灾害的治理。大力开展“五小”专项治理,关停取缔“五小”矿山670个、非煤小矿山75个,淘汰落后发电能力25.6万千瓦、水泥产能400万吨。尤其是着眼于资源枯竭型城市持续快速发展,市委、市政府提出实施“大产业、大园区、大城市”的重大发展战略,为城市进一步转型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机遇千载难逢,时机稍纵即逝,在历史性的重大转折面前,我们惟有背水一战,以非凡的胆略、宏大的气魄、务实的精神,勇敢迎接挑战,积极拼搏进取,才能把机遇转化成前进的动力和持续发展的巨大潜能。
三、突出重点,调整结构,全面推进资源型产业优化升级
推动黄石的城市转型,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黄石人的光荣使命。我们一定要从黄石的实际出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三大战略”统揽资源型城市转型工作全局,紧紧抓住产业转型这个根本,以产业率先转型带动城市整体转型,实现全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力争把黄石建设成为全国资源型经济转型的示范区。
(一)更新产业理念,坚持“弃旧图新”。产业理念是产业发展的先导,实现资源型产业转型,首先必须摈弃传统的思维模式,确立全新的产业发展理念。一是在产业发展导向上,要突破旧思维,明确新思路。彻底改变过去重经济效益轻生态效益、重短期利益轻长远利益的发展取向,确立集约发展、节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导向。加大政府调控和行政执法力度,正确引导全社会投资方向, 指导各类产业按照“两型”社会的要求,更加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不能以眼前发展损害长远利益,不能用局部发展损害全局利益。二是在产业发展方式上,要突破旧模式,开辟新路径。围绕促进产业多元化、集约化和高新化,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靠矿吃矿”的“恋矿情结”,积极借鉴东部发达地区“零资源”发展经验,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减轻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程度,促进产业发展由单一开发资源向资源开发与加工业、制造业相结合转变,努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发展新路。三是在资源的理解上,要突破旧观念,确立新认识。要扭转“只有原生矿产资源才是资源”的思维惯性,从发展循环经济的角度,推进工业废弃物再生资源的综合利用。目前,我市工业废弃物总体利用水平较低,固体废物每年贮存量近百万吨,资源循环利用空间巨大。因此,必须最大限度地对工业生产排放的“渣、灰、气、液”进行综合利用,进一步延长资源的服务周期,努力实现矿产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同时,抓紧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严格管理”的矿产资源勘查新机制,鼓励矿山企业进行深部勘探和边缘勘探;引导采掘企业利用新技术提高采收率,努力稳定原矿生产;鼓励我市资源加工企业开发利用市外、境外资源,千方百计拓宽资源开发领域。
(二)扩大产业规模,发挥“支柱优势”。产业转型的目的是提高产业竞争力,根本途径是依托自身优势推动产业升级。如果抛弃原有产业基础另起炉灶,必然是邯郸学步,适得其反。如日本夕张市曾被称为“煤炭之都”,是一座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在资源枯竭后,曾一度脱离原有产业基础转向发展旅游业,大量举债兴建旅游设施,最终事与愿违,导致财政破产。这就提醒我们要顺从经济规律,产业发展既不应过度依赖资源,长期发展能耗高的产业,也决不能脱离现有产业,一步到位发展非资源型产业。要充分考虑市情,坚持工业主体地位不动摇,坚持做强做大优势产业不动摇,努力使我市的产业特色通过转型体现得更加鲜明,产业优势通过转型得到进一步扩大。一是壮大产业龙头,强化特色优势。发展支柱产业是“三大战略”的应有之义,也是地方财政稳定增收的基础,必须始终如一,牢牢抓住不放。要继续发挥传统骨干企业的支撑作用,紧紧抓住国家推进产业振兴规划和省里实施“千亿元产业计划”的机遇,大力促进新冶钢、有色、华新、劲酒、电厂、东贝、美尔雅等优势企业加快发展、做大做强,并带动行业内相关企业增能力、上水平、扩规模,努力打造千亿元产业、培育百亿元企业、发展千家规模以上企业。二是拉长产业链条,延伸特色优势。原材料工业产品单一、附加值低一直是我市经济发展的“短腿”,也是实现产业转型最大的潜力所在。要切实遵循城市经济发展规划确定的指向,以特钢延伸加工、铜产品延伸加工、新型建材、新能源等产品板块为重点,大力发展下游产业,开发中间、终端产品,推进传统产品和初级产品向原材料精加工产品转变,实现资源型产品就近的加工和转化增值。最终使原材料工业的优势发挥到淋漓尽致,把资源型产品的“油水”吸干榨尽。三是发展产业集群,扩大特色优势。依托现有产业基础,以构建“八大产业集群”为突破口,细化专业分工,加速要素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产业配套能力和企业关联度,进一步扩大产业集聚和辐射效应。通过几年的努力,形成一批产值过千亿、过五百亿、过百亿的大型产业集群。
(三)完善产业布局,促进“系统优化”。在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新的历史条件下,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这是优化经济结构、完善产业布局必须坚持的基本方针,也是加速产业转型的必由之路。从我市的实际情况看,2008年全市三次产业的比例为7.45:53.45:39.1,显示出农业基础薄弱,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明显滞后的不合理状况。在产业转型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开拓视野,把握主攻方向,善于从弱势中挖掘潜力,从困境中寻找出路,围绕促进经济结构的系统优化,大力推进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一是加快发展三产经济。这既是建设大城市的需要,也是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渠道。要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的方向,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努力适应新型工业化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新趋势,积极发展面向生产、面向民生的现代服务业,规范化和提升传统服务业,不断提高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当务之急是要充分发挥黄石作为鄂东南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独特优势,加快中心商务区的规划建设,着力打造具有较强辐射能力、集聚现代商贸、金融、信息、中介、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区域服务中心;加快发展以现代物流为标志的交通运输业,抓好一批物流园区建设,进一步扩大集聚效应;加快旅游景点和相关配套设施建设,举全市之力,精心大造“4A”乃至“5A”景区和五星级酒店,为创建国家级优秀旅游城市打下良好的基础;加快房地产市场的开发进程,提高住宅小区的品质和档次,增强黄石房地产市场的外部吸引力和购买力。二是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围绕提高农业产业化和集约化水平,加快优质农产品产业带和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扩大优质特色产品生产规模,培植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进农业品牌创建,提高农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积极引导农村私营矿主、业主发挥资金优势,支持新农村建设,参与农业开发和农产品经营,走共同富裕之路。三是进一步优化工业布局。以产业规划为龙头,以“三园一带”为主要载体,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整合资源,明确定位,力促老城区工业企业向新区搬迁,所有新办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逐步形成中心城区以服务业为主、团城山以金融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工业项目集中进园的产业布局。
(四)提高产业层次,着力“晋档升级”。要突出解决产业低端、低效的问题,积极引进技术,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一是以培育现代产业体系为重点,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要把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推进产业转型的中心环节来抓。以重点项目开发和新产品研发为着力点,健全企业技术创新体制,增强企业新技术吸收转化能力和新产品开发能力。依托武汉城市圈科教优势,重点围绕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型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二是以提高装备技术水平为重点,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推进传统资源型企业技术改造和内涵扩张,提高企业资源利用效率和产出效益,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传统主导产业在更高层次的技术水平上获得新的发展。三是以振兴制造业为重点,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抢抓国家发展装备制造业的机遇,以数控锻压机床、水泥机械、汽车零部件、制冷压缩机等为重点,大力开发数控锻压机床、智能物流设备、自控性制冷设备、计算机信息安全设备等新产品。进一步扩大服装优势,增强纺织面料与服装的配套能力,发展壮大纺织服装业。
四、抢占先机,乘势而上,确保各项经济转型措施落到实处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是一项系统工程,既包括经济转型和社会转型,也包括城市功能转型和政府职能转型等,涵盖范围广,涉及因素多,工作任务重。要确保实现预期目标,必须坚持全民参与,上下一心,群策群力,在抢抓机遇、落实措施、真抓实干上狠下功夫,共同开创资源型城市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
----实行全民动员,形成转型共识。推动黄石城市转型是全市人民的共同事业,共同事业需要共同的力量和智慧。各级党委政府在加强组织领导的同时,要善于引导和激发广大市民、企业参与转型的积极性。通过多种形式的动员会、新闻发布会、专题讲座和集中研讨,大力宣传城市转型的紧迫性、必要性和艰巨性,宣传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宣传我市的转型规划、目标任务、工作措施,进一步统一思想,鼓舞士气,坚定信心,真正形成全民关心、支持和参与转型的浓厚氛围。
----激励全民创业,优化发展环境。全民创业既是加快转型、促进发展的现实选择,也是富民兴市、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要从践行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黄石的高度,进一步动员社会各界和城乡居民增强自主创业意识,倡导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进取精神,营造鼓励创业、支持创业的社会氛围,树立创业有功、致富光荣的价值观念,积极扶持有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的劳动者参与市场竞争。要进一步完善创业政策,鼓励兴办各种类型的服务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培植家庭工厂和民营经济实体,引导和帮助创业者在农业产业化、循环经济、节能环保、信息、旅游、服务等领域开辟新的创业门路。要切实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落实扶持政策,拓宽融资渠道,为创业者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
----推动全民招商,抓好项目建设。项目是发展的载体,是城市转型的巨大支撑。要以黄石被国家列为资源枯竭型城市为契机,在积极向上争取一批重大项目布局倾斜的同时,再掀“全民大招商、引资促转型”的新热潮。抓紧策划一批延伸产业链、传统产业改造、高新技术、农业产业化等方面的大项目、好项目,公开奖励政策,鼓励全民对外招商。进一步健全项目责任制,强化跟踪督办服务机制,确保项目顺利落地、如期投产、尽快见效。
----依靠全民监督,加强生态保护。要按照“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建立健全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真正做到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修复。要重新确立 “有进有退、有上有下、有增有减”的辩证的产业发展观,宁可增幅低一点,速度慢一点,也要痛下决心,排除干扰,坚决取缔“五小”企业和污染企业,限期淘汰落后产能,排出关闭时间表,并向社会公布,接受广大市民监督。通过扶优限劣,为推进产业转型置换出发展空间。
关于推进我市产业转型的思考
吴兴龙
黄石被国家列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这是我市实施“三大战略”,推进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为了进一步理清思路,树立信心,因势利导,积极寻求助推之策,近期,我们前往相关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进行调查研究。在对市情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深深感到,产业振兴是城市发展的根本,推进黄石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首先必须把产业转型作为重中之重,并以此带动体制机制、城市功能等各方个面的整体转型和创新。
一、正视现实,迎接挑战,解决黄石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的矛盾刻不容缓
黄石因矿建厂,因厂设市,是最具代表性的资源型城市。矿产资源开发最早可以上溯到3000多年前的西周时期,矿冶文明源远流长,千年炉火生生不息。建国以后,由于矿产资源丰富,黄石被国家列为第一批重点投资建设地区,成为新中国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之一。到目前为止,资源型产业在全市工业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仍达 %。可以说,黄石城市经济发展史实质上是一部资源开发史,资源的开发利用奠定了黄石的产业基础,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但长期大规模、高强度的开采不仅使资源日益衰减、甚至枯竭,而且与之伴生的产业模式在畸形发展的轨道上愈显窘迫。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黄石未来的发展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一)矿产资源优势弱化,加快发展后劲乏力。上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开采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市矿产资源保有量大幅下降。目前,煤、铁、铜、铝和金的储量分别只占原有探明储量的24.3%、23%、39.7%、26.9%和39.5%。铁矿石开采量由最高年份的620万吨减少到目前的285万吨,原煤开采量由264万吨减少到140万吨。相当一部分矿山甚至陷入无矿可采、封井倒闭的境地。近年来,大冶有色新冶铜矿等22座矿山相继闭坑,另有14座矿山可供开采量低于原有储量的30%。如袁仓、胡家湾、秀山、东井煤炭矿井服务年限分别只剩下6年、4年、3年、2年;有色公司丰山、赤马山、铜绿山铜矿服务年限分别仅有8年、3年、10年。由此导致一批依托本地矿产资源生产加工的企业出现原材料严重供应不足,如有色目前自产铜矿只占需求总量的15%,最终不得不大量依赖进口。由于价格行情、供货时效的不确定性,影响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
(二)产业结构矛盾突出,率先发展举步维艰。长期以来,我市经济支撑主要依靠钢铁、铜材、水泥等传统产业,资源型、粗放型产业多,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少;初级产品多,终端产品少;关联度低的单体企业多,产业集群配套企业少。在规模以上企业中,铜铁开采和冶炼、非金属矿开采、水泥制品、建材制品行业产值占比高达59%,而新兴产业占比仅有15%。偏重的产业结构使全市经济风险度不断加剧,每当宏观经济转冷,地方经济发展随之陷入“低谷”,企业生产经营难以维继。这一点,在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同时,我市特殊的产业结构也增加了节能减排的压力,2008年,全市万元GDP综合能耗为2.31吨标准煤,居全省第一位;二氧化硫排放量为6.74万吨,化学需氧量排放为1.65万吨,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在产业竞争日趋激烈和减排要求日益严格的背景下,黄石要在全省率先发展,不下大力促进产业转型,不提高产业综合竞争力,就难以转变发展方式,难以适应节能减排的硬约束。
(三)社会保障欠帐较多,和谐发展包袱沉重。就业是民生之本、和谐之基。过去我市资源采掘加工业一直是吸纳安置就业的主渠道。随着资源枯竭,采掘业从业人员持续减少。2008年,市区采掘业从业人员占全市工业从业人员的31.71%,与鼎盛时期相比,下降了8.18个百分点;全市10万下岗职工中,采掘业及初级产品加工业下岗职工人数占80%左右。加之我市老矿山、老矿工较为集中,地方财政无力承担因资源枯竭带来的职工安置、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巨大资金需求,社会保障方面欠帐较多。截止2008年底,全市离退休人员达到13.4万人。参保缴费人数与离退休人数比例严重失衡,负担比为2.1:1,负担系数达47.17%,远远高于国际公认的20%至25%的警戒线标准。预计到2009年底,我市养老保险基金累计收支缺口将高达6亿元。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也一直处于空账运转状态,从 1996年开始建立个人账户至2008年末,已累计空账21亿元。此外,医疗保险的负担也相当沉重,由于老工伤人员和困难企业多,每年3万多老工伤人员治疗费用需要6040万元;5.5万名破产企业、改制企业退休人员一次性缴费参保需医疗保险统筹基金7.26亿元。较大资金缺口给企业医疗保险平稳运行带来巨大压力。
(四)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持续发展压力增大。多年持续开采导致我市矿山地质和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目前,黄石市区有各类开山塘口140多处,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率仅有15%,需要恢复治理的矿山植被破坏面积约7平方公里。因历史开矿形成的地面塌陷及影响面积8.4平方公里,其中,塌陷面积59.1万平方米、地面沉降面积1.4万平方米,滑坡面积335.7万平方米,出现采空区塌陷的矿井34处。矿山开采造成大量的尾砂堆积,形成严重的安全隐患。同时,选矿、洗矿给市域湖泊水系(地下水)造成一定程度污染,局部地区甚至因此影响到社会稳定。
二、坚定信心,发挥优势,奋力抢抓推进城市转型的战略机遇
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决定了资源枯竭型城市无法回避转型的问题。德国的鲁尔、法国的洛林等资源型城市转型尽管有巨大的财力支持,但转型仍进行了数十年。而国内100多座资源型城市也在进行艰苦的转型探索。从黄石的实际情况看,要想如期完成城市转型的艰巨任务,关键是要把握有利条件,发挥比较优势,重塑发展信心。
第一,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确立----推进转型有政策支撑。今年3月,国家正式将黄石市列入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国务院和省政府将给予黄石一系列扶持政策,以解决历史包袱,推进产业升级。一是给资金。中央和省级财政将加大对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力度,重点用于完善社会保障、教育卫生、环境保护、公共基础设施、专项贷款贴息等,帮助资源枯竭城市休养生息,轻装上阵。二是调税负。改革资源税制度,完善资源税计税依据,调整资源税负水平,增加资源开采地的财政收入。同时,国家将在资源枯竭城市建立可持续发展准备金制度,健全资源开发补偿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促进环境恢复与生态补偿,发展接续替代产业、解决企业历史遗留问题。三是拨专项。专门安排国债资金和中央预算内基建资金,集中在资源枯竭型城市建设一批能够充分吸纳就业,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接续替代产业的项目。同时,还将设立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专项贷款,加大对资源型城市和资源型企业的支持力度。四是布项目。国家在重大建设项目布局时,将向资源枯竭型城市倾斜,帮助加快培育新产业。此外,中央为应对金融危机,实现“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目标,在财政、金融、产业发展等方面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刺激经济的政策,还有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政策等等。对黄石来说,多重政策利好汇于一时、集于一身,为历史少有,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转型契机。
第二,产业梯度转移加快----推进转型有项目来源。当前,金融危机虽然给全球经济带来诸多困难,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总体趋势并未逆转,世界范围内的产业格局面临着新一轮的洗牌。由于中国经济形势相对较好,且国内市场需求巨大,是国际产业转移重要区域。据商务部统计,2008年全国新批外商投资项目27514个,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952.5亿美元,同比增长21.6%。其中制造业项目11568个,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498.9亿美元,分别占全国总量的42%和52.4%,中国日益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同时,东部沿海地区随着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的不断上涨,以及能源、原材料供应趋紧,资源、人口、环境压力日趋加大,一些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正在向周边地区转移,“腾笼换鸟”已是必然趋势。据有关资料显示,2008年我国沿海10个省市集中了全国加工贸易的97.4%,到2010年,仅广东、上海、浙江、福建四省市需要转出产业的总产值将达到14000亿元左右。沿海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的趋势日益明显,这为我们承接产业转移,推进产业转型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第三,城市基础设施逐步配套----推进转型有硬件载体。黄石区位优势独特,自然禀赋得天独厚。经过多年建设,城市骨架基本拉开,对外交通和城市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下一步将围绕建设区域性大城市,着眼于构筑大交通网络,在完善长江航道、武九铁路、沪蓉高速为主体交通体系的基础上,加快大广高速、杭瑞高速黄石段建设,实施武汉至黄石城际轨道交通,兴建棋盘洲港区1、2号码头,启动棋盘洲长江公路大桥、咸宁至黄石高速公路等一批储备项目的前期工作。众多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完善我市公、铁、水路相互配套、四通八达的综合交通体系,增强我市广泛利用各方要素,促进产业转型,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同时,围绕推进“四城同创”,我市正在大力实施“黑化、绿化、亮化、美化”工程,配套建设城市污水垃圾处理、景观绿化等项目。可以预料,经过三、五年的努力,黄石承东启西、贯南通北的枢纽作用和集聚辐射功能将更为突出,投资创业和生活安居环境必将得到极大改善。
第四,园区建设进展顺利----推进转型有承接平台。围绕打造产业发展平台,市委、市政府正在大力推进黄金山工业园区、大冶城西北工业园、阳新城北工业园、沿江经济带等“三园一带”建设。目前,黄金山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10多亿元,20平方公里起步区12条主次正陆续建成,各项配套设施同步推进;机械工业园、劲牌工业园、4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等26个总投资60亿元的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大冶城西北工业园、阳新城北工业园和以黄石港工业园、西塞山工业园、棋盘洲物流园等为重点的沿江经济带开发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三园一带”建设不仅为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了条件,也为传统资源型产业“出城进园”、升级改造开辟了新的空间。
第五,多年来的积极探索----推进转型有内生动力。这些年来,面对资源日趋枯竭的严峻形势,全市上下齐心协力,积极开展城市转型探索。在产业转型方向上,先后出台了老工业基地调整和改造规划、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六大主导产业延伸规划、八大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施方案等一系列举措,加强了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规划指导。在产业转型实践上,按照“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培植接续替代产业、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跨越式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思路,先后实施了1000多个技术改造和产业链延伸项目,有效降低主导产业的资源依赖程度,培植了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在生态环境治理上,大力实施重点水域、山体、矿区生态建设工程,关闭开山塘口近百处,实施生态环境恢复治理项目16个,完成20多处地质灾害的治理。大力开展“五小”专项治理,关停取缔“五小”矿山670个、非煤小矿山75个,淘汰落后发电能力25.6万千瓦、水泥产能400万吨。尤其是着眼于资源枯竭型城市持续快速发展,市委、市政府提出实施“大产业、大园区、大城市”的重大发展战略,为城市进一步转型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机遇千载难逢,时机稍纵即逝,在历史性的重大转折面前,我们惟有背水一战,以非凡的胆略、宏大的气魄、务实的精神,勇敢迎接挑战,积极拼搏进取,才能把机遇转化成前进的动力和持续发展的巨大潜能。
三、突出重点,调整结构,全面推进资源型产业优化升级
推动黄石的城市转型,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黄石人的光荣使命。我们一定要从黄石的实际出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三大战略”统揽资源型城市转型工作全局,紧紧抓住产业转型这个根本,以产业率先转型带动城市整体转型,实现全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力争把黄石建设成为全国资源型经济转型的示范区。
(一)更新产业理念,坚持“弃旧图新”。产业理念是产业发展的先导,实现资源型产业转型,首先必须摈弃传统的思维模式,确立全新的产业发展理念。一是在产业发展导向上,要突破旧思维,明确新思路。彻底改变过去重经济效益轻生态效益、重短期利益轻长远利益的发展取向,确立集约发展、节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导向。加大政府调控和行政执法力度,正确引导全社会投资方向, 指导各类产业按照“两型”社会的要求,更加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不能以眼前发展损害长远利益,不能用局部发展损害全局利益。二是在产业发展方式上,要突破旧模式,开辟新路径。围绕促进产业多元化、集约化和高新化,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靠矿吃矿”的“恋矿情结”,积极借鉴东部发达地区“零资源”发展经验,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减轻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程度,促进产业发展由单一开发资源向资源开发与加工业、制造业相结合转变,努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发展新路。三是在资源的理解上,要突破旧观念,确立新认识。要扭转“只有原生矿产资源才是资源”的思维惯性,从发展循环经济的角度,推进工业废弃物再生资源的综合利用。目前,我市工业废弃物总体利用水平较低,固体废物每年贮存量近百万吨,资源循环利用空间巨大。因此,必须最大限度地对工业生产排放的“渣、灰、气、液”进行综合利用,进一步延长资源的服务周期,努力实现矿产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同时,抓紧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严格管理”的矿产资源勘查新机制,鼓励矿山企业进行深部勘探和边缘勘探;引导采掘企业利用新技术提高采收率,努力稳定原矿生产;鼓励我市资源加工企业开发利用市外、境外资源,千方百计拓宽资源开发领域。
(二)扩大产业规模,发挥“支柱优势”。产业转型的目的是提高产业竞争力,根本途径是依托自身优势推动产业升级。如果抛弃原有产业基础另起炉灶,必然是邯郸学步,适得其反。如日本夕张市曾被称为“煤炭之都”,是一座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在资源枯竭后,曾一度脱离原有产业基础转向发展旅游业,大量举债兴建旅游设施,最终事与愿违,导致财政破产。这就提醒我们要顺从经济规律,产业发展既不应过度依赖资源,长期发展能耗高的产业,也决不能脱离现有产业,一步到位发展非资源型产业。要充分考虑市情,坚持工业主体地位不动摇,坚持做强做大优势产业不动摇,努力使我市的产业特色通过转型体现得更加鲜明,产业优势通过转型得到进一步扩大。一是壮大产业龙头,强化特色优势。发展支柱产业是“三大战略”的应有之义,也是地方财政稳定增收的基础,必须始终如一,牢牢抓住不放。要继续发挥传统骨干企业的支撑作用,紧紧抓住国家推进产业振兴规划和省里实施“千亿元产业计划”的机遇,大力促进新冶钢、有色、华新、劲酒、电厂、东贝、美尔雅等优势企业加快发展、做大做强,并带动行业内相关企业增能力、上水平、扩规模,努力打造千亿元产业、培育百亿元企业、发展千家规模以上企业。二是拉长产业链条,延伸特色优势。原材料工业产品单一、附加值低一直是我市经济发展的“短腿”,也是实现产业转型最大的潜力所在。要切实遵循城市经济发展规划确定的指向,以特钢延伸加工、铜产品延伸加工、新型建材、新能源等产品板块为重点,大力发展下游产业,开发中间、终端产品,推进传统产品和初级产品向原材料精加工产品转变,实现资源型产品就近的加工和转化增值。最终使原材料工业的优势发挥到淋漓尽致,把资源型产品的“油水”吸干榨尽。三是发展产业集群,扩大特色优势。依托现有产业基础,以构建“八大产业集群”为突破口,细化专业分工,加速要素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产业配套能力和企业关联度,进一步扩大产业集聚和辐射效应。通过几年的努力,形成一批产值过千亿、过五百亿、过百亿的大型产业集群。
(三)完善产业布局,促进“系统优化”。在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新的历史条件下,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这是优化经济结构、完善产业布局必须坚持的基本方针,也是加速产业转型的必由之路。从我市的实际情况看,2008年全市三次产业的比例为7.45:53.45:39.1,显示出农业基础薄弱,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明显滞后的不合理状况。在产业转型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开拓视野,把握主攻方向,善于从弱势中挖掘潜力,从困境中寻找出路,围绕促进经济结构的系统优化,大力推进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一是加快发展三产经济。这既是建设大城市的需要,也是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渠道。要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的方向,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努力适应新型工业化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新趋势,积极发展面向生产、面向民生的现代服务业,规范化和提升传统服务业,不断提高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当务之急是要充分发挥黄石作为鄂东南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独特优势,加快中心商务区的规划建设,着力打造具有较强辐射能力、集聚现代商贸、金融、信息、中介、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区域服务中心;加快发展以现代物流为标志的交通运输业,抓好一批物流园区建设,进一步扩大集聚效应;加快旅游景点和相关配套设施建设,举全市之力,精心大造“4A”乃至“5A”景区和五星级酒店,为创建国家级优秀旅游城市打下良好的基础;加快房地产市场的开发进程,提高住宅小区的品质和档次,增强黄石房地产市场的外部吸引力和购买力。二是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围绕提高农业产业化和集约化水平,加快优质农产品产业带和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扩大优质特色产品生产规模,培植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进农业品牌创建,提高农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积极引导农村私营矿主、业主发挥资金优势,支持新农村建设,参与农业开发和农产品经营,走共同富裕之路。三是进一步优化工业布局。以产业规划为龙头,以“三园一带”为主要载体,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整合资源,明确定位,力促老城区工业企业向新区搬迁,所有新办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逐步形成中心城区以服务业为主、团城山以金融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工业项目集中进园的产业布局。
(四)提高产业层次,着力“晋档升级”。要突出解决产业低端、低效的问题,积极引进技术,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一是以培育现代产业体系为重点,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要把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推进产业转型的中心环节来抓。以重点项目开发和新产品研发为着力点,健全企业技术创新体制,增强企业新技术吸收转化能力和新产品开发能力。依托武汉城市圈科教优势,重点围绕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型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二是以提高装备技术水平为重点,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推进传统资源型企业技术改造和内涵扩张,提高企业资源利用效率和产出效益,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传统主导产业在更高层次的技术水平上获得新的发展。三是以振兴制造业为重点,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抢抓国家发展装备制造业的机遇,以数控锻压机床、水泥机械、汽车零部件、制冷压缩机等为重点,大力开发数控锻压机床、智能物流设备、自控性制冷设备、计算机信息安全设备等新产品。进一步扩大服装优势,增强纺织面料与服装的配套能力,发展壮大纺织服装业。
四、抢占先机,乘势而上,确保各项经济转型措施落到实处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是一项系统工程,既包括经济转型和社会转型,也包括城市功能转型和政府职能转型等,涵盖范围广,涉及因素多,工作任务重。要确保实现预期目标,必须坚持全民参与,上下一心,群策群力,在抢抓机遇、落实措施、真抓实干上狠下功夫,共同开创资源型城市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
----实行全民动员,形成转型共识。推动黄石城市转型是全市人民的共同事业,共同事业需要共同的力量和智慧。各级党委政府在加强组织领导的同时,要善于引导和激发广大市民、企业参与转型的积极性。通过多种形式的动员会、新闻发布会、专题讲座和集中研讨,大力宣传城市转型的紧迫性、必要性和艰巨性,宣传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宣传我市的转型规划、目标任务、工作措施,进一步统一思想,鼓舞士气,坚定信心,真正形成全民关心、支持和参与转型的浓厚氛围。
----激励全民创业,优化发展环境。全民创业既是加快转型、促进发展的现实选择,也是富民兴市、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要从践行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黄石的高度,进一步动员社会各界和城乡居民增强自主创业意识,倡导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进取精神,营造鼓励创业、支持创业的社会氛围,树立创业有功、致富光荣的价值观念,积极扶持有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的劳动者参与市场竞争。要进一步完善创业政策,鼓励兴办各种类型的服务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培植家庭工厂和民营经济实体,引导和帮助创业者在农业产业化、循环经济、节能环保、信息、旅游、服务等领域开辟新的创业门路。要切实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落实扶持政策,拓宽融资渠道,为创业者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
----推动全民招商,抓好项目建设。项目是发展的载体,是城市转型的巨大支撑。要以黄石被国家列为资源枯竭型城市为契机,在积极向上争取一批重大项目布局倾斜的同时,再掀“全民大招商、引资促转型”的新热潮。抓紧策划一批延伸产业链、传统产业改造、高新技术、农业产业化等方面的大项目、好项目,公开奖励政策,鼓励全民对外招商。进一步健全项目责任制,强化跟踪督办服务机制,确保项目顺利落地、如期投产、尽快见效。
----依靠全民监督,加强生态保护。要按照“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建立健全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真正做到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修复。要重新确立 “有进有退、有上有下、有增有减”的辩证的产业发展观,宁可增幅低一点,速度慢一点,也要痛下决心,排除干扰,坚决取缔“五小”企业和污染企业,限期淘汰落后产能,排出关闭时间表,并向社会公布,接受广大市民监督。通过扶优限劣,为推进产业转型置换出发展空间。
推进黄石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思考
作者:吴兴龙
黄石被国家确定为资源枯竭城市,是我市实施“三大发展战略”,推进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为抢抓机遇,按照市委的统一安排,近期我们到大冶市、西塞山区和市发改委、经委、国土资源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政府研究室等地区和部门进行深入调研。通过调研探讨,我们感到,产业是城市经济的根本,推进黄石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产业转型是纲,只有抓住了产业转型才能做到纲举目张,整体带动体制机制、城市功能等各方面全面转型。
一、正视挑战,认清问题,深刻认识黄石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面临的困境
黄石是一座因矿建厂,因厂设市的典型资源型城市。矿产资源开发最早可以上溯3000多年的西周时期,矿冶文明传承千年,绵延不息;近代工业兴起以来,特别是建国后,黄石由于矿产资源丰富,被国家列为第一批重点投资建设地区,成为新中国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从一定意义上讲,黄石城市经济发展史就是一部资源开发史,资源的开发利用奠定了黄石的产业基础,为共和国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但长期大规模、高强度的资源开采不仅使资源日益衰减、枯竭,而且因之形成的产业模式也带来严重的发展路径信赖,我们曾引以为豪的资源禀赋和资源型产业体系,在市场经济发展中正处于窘迫的境地,城市经济未来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
1、矿产资源优势弱化,加快发展后劲弱。过去黄石“江南聚宝盆”的资源优势曾成就了我们的产业辉煌。但上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资源逐步枯竭,我市矿产资源保有量大幅下降。目前,煤、铁、铜、铝和金的保有储量分别只占累计探明储量的24.3%、23%、39.7%、26.9%和39.5%。铁矿石开采量由最高年份的620万吨下降到目前的285万吨,原煤开采量264万吨下降到140万吨。部分曾辉煌一时的矿山甚至陷入无矿可采、矿竭而衰的局面。近年来,先后有有色新冶铜矿等22座矿山闭坑。目前保有储量占累计探明储量低于30%的危机矿山达14座;现得矿山也大多步入衰退期,袁仓、胡家湾、秀山、东井煤炭矿井服务年限分别仅有6年、4年、3年、2年;有色公司丰山、赤马山、铜绿山铜矿服务年限分别仅有8年、3年、10年。一些依托本地矿产资源的加工产业所需的基础资源出现严重供应不足,如有色目前自产铜矿只占需求总量的15%,大量依赖进口存在极大的购买价格、供货时效等不确定性风险,严重制约了企业发展后劲。
2、产业结构矛盾突出,率先发展任务重。长期以来,我市经济增长主要依靠钢铁、铜材、水泥等传统产业,资源型、“原字号”产业多,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少;初级产品多、终端产品少;关联度低的单体企业多、产业集群配套企业少。目前我市仅铜铁开采和冶炼、非金属矿开采、水泥制品、建材制品三种传统产业的产值就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的59%,而达到90年代后期水平的产品品种仅占15%。偏重的产业结构正不断加剧全市经济风险度,每当宏观经济偏冷,往往难以避免发展上的大起大落,在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中表现得更加突出。同时,我市特殊的产业结构也增加了节能减排的压力,2008年,全市万元GDP综合能耗为2.31吨标准煤,大大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居全省第一位;二氧化硫排放量为6.74万吨,化学需氧量排放为1.65万吨。在产业竞争日趋激烈和减排要求日益严格的背景下,黄石要在全省率先发展,不下大力促进产业转型,不进一步提高产业综合竞争力,就难以转变发展方式,难以适应节能减排的硬约束。
3、社会保障欠帐较多,和谐发展包袱重。就业是是民生之本、和谐之基,过去我市资源采掘加工业一直是吸纳安置就业的主渠道。随着资源枯竭,采掘业从业人员持续减少。2008年市区采掘业从业人员仅占全市工业从业人员的31.71%,与鼎盛时期相比,下降了8.18个百分点。截至去年,在全市累计10万多人的下岗职工中,采掘业及初级产品加工业下岗职工人数占80%左右。并且随着可开采资源的进一步减少和矿山的陆续关闭,失业人员必然还会增加,不加快产业转型、不抓紧开辟新的产业发展空间,就业压力还将进一步加剧。同时,由于黄石老矿企、老矿山、老矿工集中,加之地方财政收入无力承担因资源枯竭带来的职工安置、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巨大资金需求,社会保障方面欠帐较多:养老保险方面,截止2008年底,全市离退休人员达到13.4万人。参保缴费人数与离退休人数比例严重失衡,负担比为2.1:1,负担系数达47.17%,远远高于国际公认的20%至25%的警戒线标准。预计到2009年底,我市养老保险基金累计收支缺口将高达6亿元。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也一直处于空账运转状态,从 1996年开始建立个人账户至2008年末,已累计空账21亿元。医疗保险方面,我市老工伤人员和困难企业多,每年3万多老工伤人员治疗费用需要6040万元;5.5万名破产企业、改制企业退休人员医保一次性缴费参保需医疗保险统筹基金调剂达7.26亿元,较大资金缺口给企业医疗保险平稳运行带来巨大压力。
4、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持续发展压力大。多年持续开采导致我市矿山地质、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目前,黄石市区有各类开山塘口140多处,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率仅有15%,需要恢复治理的矿山植被破坏面积约7平方公里。因历史开矿形成的地面塌陷及影响面积8.4平方公里,其中,塌陷面积59.1万平方米、地面沉降面积1.4万平方米,滑坡面积335.7万平方米,出现采空区塌陷的矿井有34处。矿山开采造成大量的尾矿、尾砂堆积也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同时,选矿、洗矿给市域湖泊水系造成一定程度污染,局部地区甚至还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主要思想因素。
二、着眼未来,立足发展,积极抢抓推进黄石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战略机遇
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决定了资源型枯竭城市无法回避城市转型的问题。德国的鲁尔、法国的洛林等资源型城市转型尽管有巨大的财力支持,但转型也进行几十年。而国内100多座资源型城市还在进行艰苦的转型探索。从国内外转型实践看,要减少转型成本、缩短转型时间,转得快、转得好,前提是要看准机遇、因时而动,把握时机,乘势而上。目前,我市推进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正面临良好战略机遇。
1、列为资源枯竭城市----推进转型有政策支撑。通过不懈努力,今年3月,国家正式将黄石市列入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将在加快产业转型,促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给予大力政策支持,特别是在解决历史包袱,推进产业升级上将实施一系列“含金量”高、针对性和实效性强的举措。概括起来主要有:一是给资金。中央和省级财政将加大对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力度,重点用于完善社会保障、教育卫生、环境保护、公共基础设施、专项贷款贴息等方面。通过对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帮助资源枯竭城市休养生息,轻装上阵。二是调税负。改革资源税制度,完善资源税计税依据,调整资源税负水平,增加资源开采地的财政收入。同时,国家将在资源枯竭城市建立可持续发展准备金制度,健全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可持续发展准备金由资源型企业在税前按一定比例提取,并列入成本,用于环境恢复与生态补偿、发展接续替代产业、解决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和企业关闭后的善后工作等。三是设专项。突出解决资源型城市就业、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经济结构失衡,产业基础薄弱等问题,专门安排部分国债资金和中央预算内基建资金,集中在资源型城市建设一批能够充分吸纳就业、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接续替代产业的项目。同时,还将鼓励金融机构在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设立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专项贷款,加大对资源型城市和资源型企业的支持力度。四是布项目。国家在重大建设项目布局时,将向资源枯竭城市倾斜,帮助加快培育新产业。此外,中央为应对金融危机,实现“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目标,在财政、金融、产业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刺激经济的政策;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等政策。对黄石来说,多重政策利好汇于一时、集于一身,为历史少有,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转型契机。
2、产业梯度转移加快----推进转型有项目来源。当前,金融危机虽然给全球经济带来诸多困难,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总体趋势并未逆转,世界范围内的产业格局面临着新一轮的洗牌。由于中国经济形势相对较好,且国内市场需求巨大,是国际产业转移重要区域。据商务部统计,2008年全国新批外商投资项目27514个,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952.5亿美元,同比增长21.6%。其中制造业项目11568个,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498.9亿美元,分别占全国总量的42%和52.4%,中国日益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同时,东部沿海地区随着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的不断上涨,以及能源、原材料供应趋紧,资源、人口、环境压力日趋加大,一些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正在向周边地区转移,“腾笼换鸟”已是必然趋势。据有关机构测算,2008年我国沿海10个省市集中了全国加工贸易的97.4%,到2010年,仅广东、上海、浙江、福建四省市需要转出产业的总产值将达到14000亿元左右,沿海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的趋势日益明显,这为我们承接产业转移,推进产业转型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3、内外设施逐步配套----推进转型有硬件载体。黄石区位优势独特,自然禀赋得天独厚。经过多年建设,城市骨架基本拉开,对外交通和城市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下一步将围绕建设区域性大城市,着眼于构筑大交通网络,在完善长江航道、武九铁路、沪蓉高速为主体交通体系基础上,完成大广高速、杭瑞高速黄石段建设,实施武汉至黄石城际轨道、棋盘洲港区1、2号码头、外贸集装箱码头等重点交通项目,启动棋盘洲长江公路大桥、咸宁至黄石高速公路等一批储备项目的前期工作,众多项目的建设将进一完善我市公、铁、水路相互配套、四通八达综合交通体系,将进一步增强我市广泛利用各方要素、促进产业转型,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同时,围绕推进“四城同创”,大力实施的城市“黑化、绿化、亮化、美化”工程,配套建设的城市改造、城市污水垃圾处理、景观绿化等项目将进一步提升城市功能。我市承东启西、贯南通北的枢纽作用和集聚辐射功能将日渐突出,必然会进一步改善我市投资创业和生活安居环境。
4、园区建设进展顺利----推进转型有承接平台。围绕打造产业发展平台,统筹推进黄金山工业园区、大冶城西北工业园、阳新城北工业园、沿江经济带“三园一带”建设。目前,黄金山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10多亿元,20平方公里起步区12条主次干道6条已建成,各项配套设施同步推进;机械工业园、劲牌工业园、4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等26个总投资60亿元的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大冶城西北工业园、阳新城北工业园和以黄石港工业园、西塞山工业园、棋盘洲物流园等为重点的沿江经济带开发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三园一带”建设不仅为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了条件,也为传统资源型“出城进园”、升级改造开辟了新的空间。
5、多年来的积极探索----推进转型有内生动力。历届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未雨绸缪,积极开展城市转型探索。在产业转型方向上,先后出台了黄石市老工业基地调整和改造规划、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六大主导产业延伸规划、八大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施方案等一系列规划和工作方案,加强了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规划指导。在产业转型实践上,按照“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培植接续替代产业、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跨越式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思路,先后实施了1000多个技术改造和产业链延伸项目,有效降低主导资源依赖程度,培植了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在生态环境治理上,大力实施重点水域、山体、矿区生态建设工程,关闭开山塘口近百处,实施生态环境恢复治理项目16个,完成20多处地质灾害的治理。大力开展“五小”专项治理,淘汰落后产能,关停取缔“五小”矿山670个、非煤小矿山75个,淘汰落后发电能力25.6万千瓦、水泥产能400万吨。尤其是着眼于资源枯竭型城市持续快速发展,市委、市政府提出实施“大产业、大园区、大城市”新的发展战略,为城市进一步转型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机遇难得,稍纵即逝,在历史性的机遇面前,需要我们有果断无畏的勇气和历史抉择精神,勇敢迎接挑战,积极拼搏进取,努力把机遇转化成前进动力和发展实效。
三、科学发展,加速转型,全面推进黄石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优化升级
推动黄石城市转型,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黄石人的重大使命。我们要从黄石实际出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三大战略”统揽资源型城市转型工作全局,紧紧抓住产业转型这个根本,以产业率先转型带动城市全面转型,实现全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把黄石建设成为全国资源型经济转型的示范区。
1、产业理念转“新”。产业理念是产业发展的先导。在计划经济时期和我市工业化起步阶段,我们走过了一条依托资源发展的道路,并取得巨大建设成就。但资源的逐步萎缩和市场环境的变化,传统的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迫切需要我们创新产业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一是转换产业发展路径。积极借鉴东部发达地区“零资源”发展经验,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减轻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程度,使经济发展由单一开发资源向资源开发与加工业、制造业相结合转变,努力走出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路子。二是创新对资源的认识。要突破“只有原生矿产资源才是资源”的思维惯性,从发展循环经济的角度,推进资源由一次利用到循环利用。目前,我市工业废水重复利用率仅为42.8%,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72.2%,每年贮存固体废物近百万吨,有巨大变废弃物为再生资源空间。要大力发展以回收再利用固体废物、金属资源、循环利用废水为主的冶金产业循环体系;以回收利用粉煤灰、热能、中水为主的电力产业循环体系;以综合利用固体废物作为水泥生产原料以及生产建筑构件的建材产业循环体系,努力化害为利,变废为宝。三是拓宽资源开发领域。依托现有资源,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逐步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严格管理”的矿产资源勘查新机制,鼓励矿山企业加强生产勘探和矿区深部、边缘找矿,开发利用市外、境外资源。
2、产业能力转“强”。坚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推进我市优势企业的技术改造和内涵扩张,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传统主导产业优化升级、集群发展。重点是加快以新冶钢为龙头的钢及钢材延伸加工产业板块的发展,把新冶钢建成我国大型特殊钢生产基地;加快以有色公司为龙头的铜及铜材延伸加工产业板块的发展,扩大铜冶炼、铜型材的生产规模,推进电解铜的延伸加工,加大铜线、铜箔、铜合金、铜板带等铜深加工、精加工品种,拉长产品链,发挥有色、黄金冶炼厂的龙头作用,加快黄金、白银产品的生产与延伸加工;加快以宝钢股份黄石公司、山力、华亿、同大、华钢为龙头的冷轧及镀涂层板产业板块的发展,推进冷轧板、镀锌(铝)板、彩涂板等“三板”系列产品的发展;加快以华新为龙头,尖峰、华祥、秀山、雄竣、鹿峰等为主体的水泥板块发展,重点发展新型干法水泥,壮大水泥集团,大力发展新型装饰材料和建筑材料;加快以鸿骏、阳华、万兴为主体的电解铝及铝材延伸加工产业板块的发展,突出发展电解铝,加快铝产品深加工,形成集冶炼、成材、加工于一体的铝产品系列,实现上规模上档次;加快以三环离合器、赛福摩擦、哈特贝尔等企业为龙头,包括改装车、离合器、轮毂、汽车铸锻件等九大类系列产品的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加工产业板块的发展,依托我市现有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提高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组织集约程度和生产集约水平,促进零部件产品逐步由重型卡车向轻、轿车延伸,向系统化、模块化生产方向发展。紧紧抓住国家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省实施“千亿元产业计划”的机遇,努力打造千亿元大产业、培育百亿元大企业、发展千家规模以上企业。
3、产业层次转“高”。坚持把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推进产业转型的中心环节来抓。一是以重点项目的开发和新产品的研发为着力点,着力培育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新技术的吸收转化能力、新产品的开发能力。以一棉、康达、华耀等企业为主体,加快扩能改造,提高设备生产能力;以美尔雅、美岛、天华等三大企业为龙头,进一步整合服装加工业,扩大具有黄石特色的西服、女装、T恤的生产规模,构建纺织服装系列。以劲牌公司、青啤黄石公司、珍珠果公司为龙头,着力培植滋补酒、啤酒、米酒(饮品)三大系列产品,构建食品饮料系列。以朗欧制药、三九黄石制药、飞云制药、美升药业、燕舞药业、芳通药业企业为主体,重点发展以泰脂胺为主体的原料西药,以羟基喜树碱、丝裂霉素为主的抗肿瘤药,以皂素、双烯等为主的激素类药,以四环素、青霉素为主的抗生素类药,以壮骨膏为主的硬膏类药等五大系列产品,促进医药特色产品扩大规模,形成支柱。以西塞电厂、工矿集团为龙头,大力整合煤炭资源,突出抓好煤层气的开发利用,促进煤炭向深加工方向发展,加快西塞山电厂“大代小”二期项目的立项和建设,构建能源系列。二是抢抓国家发展装备制造业的机遇,积极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以三环锻压、纺机、华信等企业为主体,加快构建光电工业园和电力电器元器件工业园,重点发展数控锻压机床、微机控制设备、纺织机械、水泥机械等产品;以万达、安鼎、科威等企业为主体,推进卡及卡机具基地、信息安全技术基地、基础元器件基地建设,重点发展双界面IC卡、磁卡终端设备、计算机信息安全保密卡、辐照特种线、纺织印染设备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等产品;以东贝集团为龙头,依托压缩机主导产品,大力开发制冷设备和太阳能热水器等终端产品,不断增强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三是坚持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打造培育优势产业群。坚决淘汰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五小”企业和设备、技术、工艺落后的企业,关闭长期亏损、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企业,大力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促进我市在机电一体化、光电子信息、新型医药与生物技术、环保节能等领域取得新突破。
4、产业布局转“优”。明晰的产业分工和合理布局是城市建设发展的基础。黄石的产业布局依矿而成,先天不足,更应在转“优”上下功夫。一是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按照《黄石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布局要求,结合我市区域经济的特点,在工业发展空间上,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整合区域资源,明确工业发展的重点区域和产业园区的产业定位,积极引导和鼓励老企业搬入园区,新建企业进园区,特定产业进特定的园区。坚持走个性化发展道路,加快“三园一带”建设,切实做到合理分工、区分功能、明确定位、互补发展,特别是在功能定位和产业定位上要进行科学规划、整体编制,防止互相插花,避免出现项目简单“拼盘”;沿江经济带开发应积极呼应全省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战略机遇,统筹黄石段73公里长江经济带开发,力争一批项目进入省级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的“笼子”。二是优化工业结构。抓住发达国家和沿海产业梯度转移的趋势这一历史性机遇,有选择地主动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重点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通过技术改造,加快冶金、建材、机械等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发展壮大特色产业,通过优势产品,促进具有黄石特色的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医药产业的发展;着力培植高新技术产业,促进我市在机电一体化、光电子信息、新型医药与生物技术、环保节能等领域取得新突破。三是优化企业产品结构。通过自主创新和引进技术,积极发展具有广阔前景、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特色产品、高新技术产品、高附加值产品和知识密集型产品。加快实施品牌战略,巩固提升已取得的中国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通过不断创新来保持名牌产品旺盛的生命力;培育发展已在国内同行销售中名列前茅的产品,尽快走出黄石,冲出湖北,走向全国。嫁接拓展一批,组织和引导企业借助国内外一些知名企业和知名品牌以及资本和技术优势,大力寻求对外合作,加快壮大产品生产规模,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四是优化资源配置。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重点,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加快发展可再生资源和吸纳工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产业,逐步形成有利于资源持续利用和环境合理保护的产业结构;以节能降耗为重点,加快建设节约型工业,对高消耗、高污染行业项目,要从能源、水资源消耗以及环保等方面提出更为严格的产业准入标准,坚决制止低水平的重复;以推行清洁生产为重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逐步形成市场引导、企业自觉实行和政府积极推广相结合的清洁生产机制,对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清洁化生产实现零排放的项目在技改贴息、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中予以重点支持以培育循环产业链为重点,创建生态工业园区,有重点地抓好一批循环经济试点企业,推进园区生态化改造,引导企业向“三废”治理条件完备的园区集中,实现环保基础设施的联建共享,主要污染物的集中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逐步形成以资源节约型、清洁生产型、生态环保型为特征的新型工业化格局,促进我市经济效益、资源效益与环保效益的全面提高,实现可持续发展。
5、产业结构转“特”。就我市而言,经济发展是既不应过度依赖资源长期发展能耗高的产业,也不能全部抛弃现有产业,一步到位发展非资源型产业。要充分考虑自身实际,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依托现有特色优势,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努力使我市的产业特色通过转型而更加鲜明,产业优势通过转型进一步扩大。一是坚持工业主体地位不动摇,全面推进企业组织结构创新、产品结构优化和技术结构升级,构建以大中型骨干企业为支撑,钢铁、有色、建材、能源为主体,装备制造、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同步发展的多元产业格局。二是提升服务业整体水平。着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建设完善花湖物流园区,依托沪蓉、大广高速公路和长江大桥桥头堡,充分发挥花湖商贸区大型市场比较集中的优势,对区内现有物流企业进行整合,建设区域农副产品和生产资料配送中心;建设罗桥物流园区,充分利用罗桥地处106国道和武九铁路交汇点的优势,发展公铁联运的现代物流业;重点建设棋盘洲物流园区,充分利用黄石长江深水港和国家一类口岸的有利条件,着力建设集物流中心、信息中心、工业产品展示中心为一体的现代物流园区。大力发展旅游业,以争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目标,在加大传统景点建设的同时,以工业旅游为特色,依托铜碌山古矿冶遗址、黄石国家矿山公园,整合冶钢、华新等企业资源,深度开发工业旅游;以磁湖仙岛湖和黄荆山、大众山森林公园开发为着力点,挖掘黄石自然生态资源,开发休闲渡假旅游;以龙港、刘仁八等革命根据地为重点,挖掘黄石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着力发展红色旅游,使黄石成为武汉城市圈市民休闲渡假的“目的地”。稳步发展房地产业,完善房地产开发企业支持政策,千方百计激活房地产市场。三是围绕加快新农村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依托规模化养殖基地、特色种植基地,加快优质农产品产业带和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扶持力度,进一步扩大优质特色产品生产规模,加快发展食品饮料业、水产品深加工、畜牧业规模化养殖及深加工,推进农业品牌创建,全面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四、和谐发展,统筹谋划,着力推进黄石资源枯竭型城市功能转型
城市转型,基础是城市功能的转换。要按照“打基础、利长远”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规划城市功能,加快道路交通等城市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民生保障工程建设,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功能完备、生态宜居、人们和谐相处的现代化区域性大城市。
1、统筹谋划城市功能布局。以建设大城市为目标,以国务院批准的《黄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为依据,高起点修订城市总体规划、区域规划,高标准制订专项规划及详规,重点尽快修编黄石市城市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调整优化城乡空间布局,逐步形成中心城区为商业文化功能区,河口西塞为二、三类工业区,团城山为政治金融高新技术产业区,黄金山为物流、高新技术产业区,下陆铁山为采矿冶炼工业区。以“四城同创”为抓手,按照“南向对接、东向开拓、环湖开发、沿江发展”的发展思路,大力推进黄金山工业园区、环磁湖、大冶湖和沿江开发,加快老城区改造步伐,构建以中心市区为中心、大冶和阳新城区为副中心、一批中心镇为纽带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综合实施城市道路、供排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集中供暖供气、通讯网络等配套设施建设和改造,大力推进旧城改造和城中村搬迁改造,统筹市区与大冶、阳新一体化发展。
2、完善城市综合交通运输功能。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实施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构筑两圈”,形成贯通中心城区与大冶、阳新的高等级公路交通圈,形成贯通大冶、阳新和主要乡镇的公路交通圈;“完善三网”,构建高等级骨架公路交通网、国省道干线公路网和农村公路网;“建设四系统”,重点建设快速客运系统、快速货运系统、港口集散系统、交通信息支持系统,形成衔接紧密、布局合理、辐射周边、畅达全国、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综合交通网络;不断完善公路、铁路、水运“三位一体”的综合交通体系,把黄石建设成为以长江航道、武九铁路、沪蓉高速及大广高速、杭瑞高速公路为依托,辐射鄂东南及赣北地区的综合性交通枢纽。
3、加快修复城市生态环境承载功能。坚持把生态环境修复和建设作为城市转型的重要基础。加强环境治理,科学编制水资源规划,重点实施磁湖、青山湖、富河、大冶湖、铁金港等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生态修复工程,合理配置水资源,统筹协调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加强废气治理,积极推进西塞电厂烟气脱硫、有色冶炼厂反射炉技改等10大重点环保治理工程的实施。加快生态修复,继续抓好人工造林、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重点加快开山塘口综合治理和岩溶石漠化治理工程,组织实施矿山废弃土地复垦、土地开发整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小流域治理、水土保持等生态治理工程,认真做好采煤沉陷区、废弃露天矿坑、开山塘口、矸石山、尾砂库等重大地质灾害隐患治理和植被恢复。大力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改善矿山地质环境,加快绿色矿山建设进程。加强预防和治理地质灾害,落实地质灾害年度预案,拟定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努力把灾害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要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修复”的原则,改进和完善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机制,征收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备用金,逐步改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投入不足的状况;积极争取国家矿产资源补偿费、地质环境治理专项资金等项目,为地质生态环境的好转建立起资金保障机制,不断增强生态环境承载黄石科学发展的能力。
4、强化民生保障功能。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城市转型的优先目标。高度关注就业问题,健全就业服务体系,援助困难群体再就业,优先解决“零就业家庭”就业问题;通过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第三产业扩大就业,大力开发公益性工作岗位。依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资源,建立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健全就业服务体系,认真执行职业介绍、职业技能培训、社会保险补贴、小额担保贷款等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鼓励更多的劳动者通过自主创业实现就业,努力为失业人员和新增劳动力就业创造条件;支持大中型资源开采和资源原材料加工企业通过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等渠道,妥善分流安置职工。着力解决社会保障问题,针对我市养老保险费收支缺口大、个人账户做实难等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社会统筹以及企业基本医疗保险的历史欠账问题;进一步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完善社会救助制度,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对符合条件的贫困人群及时给予救助,对低保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努力消除资源枯竭城市的贫困代际传递现象。完善住房保障制度,抓紧十三排等城中村、棚户区的改造,加大廉租住房建设力度,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使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成果惠及全市人民,努力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